一场始于舌尖、经流河道的头脑风暴——记大运河饮食文化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3日   来源:

今日,题为“场景·食味·传承”的大运河饮食文化高端论坛在浙旅院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覆盖文学、史学、农学、人类学、艺术哲学等研究领域的近60名专家齐聚旅院,共话大运河饮食文化的呈现、传承和保护。本次论坛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由厨艺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饮食科研创新团队联合承办。

开幕式上,主办单位出席领导先后致辞: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方作为东道主代表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立足职业教育,阐述了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等国家规划项目上的使命担当,介绍了浙旅院如何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人文素养植入、专业特色提升等路径实现内涵式发展,尤其肯定了厨艺学院对浙江省饮食类非遗传承、百县千碗工程等饮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积极贡献;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范钧介绍了举办论坛的初衷,浙江工商大学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等科研团队致力于“大运河文化建设”的跨学科、跨文化交叉研究,本次论坛聚焦大运河饮食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挖掘运河饮食遗产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圆桌交流两部分。主题演讲环节,各学科大咖多角度分享了对大运河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钟山首席教授王思明讲述了因流动的大运河而带动的南北饮食文化交流;浙江工商大学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吉军则谈古论今,讲述大运河如何孕育南宋都城临安的饮食文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和浙江工商大学饮食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教授沈珉分别聚焦大运河沿线土特产和老字号谈运河饮食文化特色;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刘朝晖论述了文化场景再生产与运河遗产的真实性。

本次论坛,我们有幸听到了外国学者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博思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提出了对饮食的品牌化及品牌叙事的思考,来自北京大学的芮玛窦和南京大学的安德烈从原真性原则出发谈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多学科、多角度、跨文化的学术分享,对与会专家学者来说不仅是思维的碰撞,更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圆桌讨论的两个阶段分别由来自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饮食文化研究所郑楠副教授和何宏教授主持。

论坛尾声,厨艺学院院长金晓阳作总结发言。他向与会专家一直以来致力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饮食文化能助力烹饪技艺的内涵建设,呼吁文化和技艺协同讲好中国烹饪和饮食文化故事,共同推进中国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走出去。


地址:杭州萧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1-82607856 82604387 传真:0571-82866717  邮编:311231  邮箱:cooking@tczj.net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