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1月11日报道
日前,五星联盟学校党委书记首次齐聚,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办座谈会,研讨。旨在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如何把中央精神更好地贯彻在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中。会上就高校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旅游高校如何更好地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讨论。本报辑其要,以飨读者。
凝练精神 营造氛围 接轨行业 传承创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昆欣
一所好的大学,必定具有优秀、独特、让人感动并回味的文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必然要走向注重特色、品牌、质量的道路。大学精神的重塑和校园文化的重构成为每一所大学的必然选择,因为这是大学综合竞争力的根本,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大学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毅力和坚持。
一、凝练精神是目标: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我院紧紧围绕“励志、惟实、博爱、精致”的校训,凝练旅院精神,营造旅院文化,创造创新、和谐、富有活力的教育环境。
二、营造氛围是手段:“人文化、专业化、生态化、国际化、智慧化”是我院校园文化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秉承以下理念:自然和谐、文化育人、精致典雅、智慧校园。
三、接轨行业是特色:实践证明,接轨行业,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
让微笑相伴一生。作为一所旅游服务行业的职业院校,亲切诚恳的微笑是最重要的素质与信条。学院从2003年开始从精神和物质的不同层面打造校园微笑文化。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为学生定制相应制服,使学生能按照职业标准进行穿着,并实行每周一、二和重大活动穿制服规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2003年开始“微笑大使”评选活动,目前,该活动已发展成全院最关注、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示范感化效应最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美味人生。我院烹饪系于2009年启动了以“厨艺立身、厨德育人”为核心的“美味人生”活动;以创业创新为主题,每年在全校范围举办“美食文化节”,同学们自己摆摊、自己制作菜品、自己销售,每年的美食文化节都成为了整个高教园区的一大盛事;开展“美味教室”创业创新项目建设,其制作团队多次获得全国性创新创业比赛大奖,已经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累计盈利7万余元。
四、传承创新是灵魂:创新是文化得以延绵不绝的保障,而文化的传承与接续又是不断创新的基础。在继续深化微笑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将着手围绕徐霞客、马可波罗、文花枝等旅游业历史和现在的一些标志性人物,开展深度挖掘,建设“旅游价值与旅游精神”校园文化品牌。今年,我们已经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徐霞客班和马可波罗班,并且聘请了文花枝为德育导师。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开展人物研究,提炼人物精神,进一步营造学旅游、爱旅游的文化氛围。
务实优雅精致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肖飞
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的品牌;二是大学的精神;三是,大学的文化。品牌是属于意念性的产物,精神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方向,文化是外在的表现。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不同于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它的育人效果关系到整个国家技术、制造和服务等方面诸多最重要的内容,突出的是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停留在教育规模扩张阶段。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到突出位置。目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没有从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
目前职业教育的进入门槛太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在具体的落实贯彻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
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如何培育?
第一,务实的精神。2007年,我们将学院的校训确立为“以微笑和知识服务社会”,并把“微笑”诠释为“三个一种”:即,微笑是一种修养,热情、开朗、真诚和善良;微笑是一种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含笑面对,百折不挠;微笑是一种态度,宽容、安慰、自信。同时,现代大学生还肩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大学的学习就是知识和能力储备的过程,两者协调发展方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比如,在导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服务技能和操作规范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地质、园林、古玩字画鉴赏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培养服务类人才的旅游院校,需要认清旅游行业的特点是面向顾客的服务,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
第二,优雅的举止。言谈举止是学生职业习惯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多年来,我院始终坚持从新生就开始“三抓”,即抓意识、抓举止、抓对接。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种精神,本科院校强调思想解放或者个性发展,而我们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必须让学生遵守职业规范和准则。
第三,精致化的教育。“十二五”时期,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学院规划在校学生规模6000人,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大旅游的发展格局,适度辐射到其他服务业,数量保持在20个左右,按照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适度发展、错位发展、求精求异、做精做强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彰显学院的办学特色,走精致化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
把培育合格公民作为首要任务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狄保荣
第一,要致力于构建大学文化体系。就文化来说,文化理念是第一个层次,文化制度是第二个层次,文化环境是第三个层次,行为规范是第四个层次。因此,我们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体系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大学精神、大学价值观等核心理念。
中国从有大学以来经历了100多年,可以说跌宕起伏,有辉煌也有挫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和反复。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确立了“兼容并包”理念,其余脉延绵至西南联大,从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此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由于种种原因,受教育者被塑造成考试的机器,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对欠缺。而现在的大学又陷入了一次迷失,就是课题至上、项目至上,评价标准高度单一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态度漠然。
因此,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明确一点:大学最神圣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至于能不能成为科学家、企业家,能不能成为一个企业的高管,都是第二位的,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如果我们这一点做不到的话,大学教育就是失败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旅游院校,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包括五星联盟在内的旅游院校,对合格公民的素质,对基本修养、文明修养这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大学,这是我们应该长期坚守的理念。
第二,要在细微处体现文化。校园文化体现在大学整个校园环境和学生行为的方方面面。我院的载体有《百川报》、百川论坛、百川辩坛,每个月第四周的下午是社会公益日,全校学生开展形式各异的社会公益活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50%是实践课,这也成为了我们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
大学还应该是一个艺术的殿堂,山东旅院建了很多文化墙,有齐鲁文化墙、人类文明墙、社会公德墙、李清照文化墙、朝阳产业墙,让大学成为一个文化的殿堂。
我们还认为,旅游院校本身就应该一个景区,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的熏陶,再有一个核心的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我们才能培养出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山旅校园今年申报了国家3A级景区,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校园景区化的改造。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先决条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林娜(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陈贵超代为宣读)
干部队伍是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一支素质高、作风好、能力强、反应快的中层干部队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从规划、选拔、培养、管理、使用、考核等各方面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第一做精做细规划。我们首先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规划,对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哪些需要补强、哪些需要换岗做到了然于胸。我们的目标是初步构建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合理的、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数量充足的干部队伍。
第二是狠抓培训。一方面建立校内干部培训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拓展干部视野、增加见识、提高水平。另外我们实现了把校内外的培训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培训效率的最大化。每年固定为中层干部开展10个讲座,主讲者全部定位为知名专家和领导。2009年,我们将全校所有的中层以上干分成四个小组,到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对整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回去以后每个小组都提交一份调研报告,进行全校性的交流、学习。
桂林旅专为中层干部设计了三个培养渠道:纵向培养、横向培养、国际化培养。所谓纵向,例如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派出了15名干部,到各个等级层次的旅游机关挂职。横向培养主要指到兄弟院校和旅游企业挂职。国际化培养是指我们大范围的海外干部培训项目。
第三是民主选拔。2011年,我们进行了大规模干部集中补充调整。桂林旅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试点,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公开。实行了三推荐(干部自我推荐、群众推荐、民主推荐)、四差额(差额竞岗、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通过这些票决,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从目前来看,学校教师总体上对这次中层干部岗位聘选都是比较满意的,保证了学校的长期平稳有序发展。
以大学精神与先进文化培养新一代旅游人才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国凤
一、大学精神的塑造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所崇尚和追求的核心价值,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方向和基本制度体系。大学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创造和积淀,其能够成为大学的一张独特名片,必定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并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造活力。
大学不仅要践行社会倡导的城市精神、价值取向,而且应该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大学也应该具有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特点的不同倡导重点,比如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较多会去从事服务性工作,这就更需要突出人文关怀方面的导向,引导学生更善于进行人际沟通,掌握顾客心理,协调人际关系,理解服务意义,提高服务技能,体验服务乐趣。
二、大学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引领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理应走在全社会前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特别重要。
三、让广大师生在文化环境中接受熏陶,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教益
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文化育人也处处可为。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02年成立“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时曾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爱,就是一种文化,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核心的文化。教育是爱的艺术,大爱无疆。
为了突出文化育人,高校普遍都会将其崇尚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为学校的校训或者办学理念。
上海旅专的“名片”是“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即:旅游业是创造幸福的事业,旅游从业人员为旅游者创造幸福的旅游体验,并从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而使其快乐的过程中分享快乐。
“创造幸福、分享快乐”的内涵是:1.鼓励创造,努力创造才是获得幸福的源泉。
2.倡导奉献,尽心尽职提供优质服务,努力使游客获得快乐,这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天职。
3.学会分享,快乐并不体现为独自占有,而是体现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
我校将此作为校园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完全符合上海城市精神和社会价值取向的要求,也富有旅游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色。